共龚网:(原创龚首灿)编者按:摘要龚原(1043—1110年),字深之,号武陵,处州遂昌(今浙江省遂昌县云峰街道)人。北宋大臣,少时师从王安石。宋仁宗嘉祐八年(1063年),考中进士。元丰年间任国子直讲,被诬失官。宋哲宗即位后,授国子监丞,迁太常博士。绍圣初年,拜国子司业兼侍讲,迁秘书少监、起居舍人,擢工部侍郎。御史中丞安惇论其直讲时事,委以集贤殿修撰、知润州。宋徽宗时,任秘书监、给事中,因对宋哲宗丧服事宜持异议,出知南康军、寿州、苏州、扬州,迁兵工二部侍郎、知庐州。后又因谏官陈瓘抨击蔡京的牵累,安置于和州,起知亳州,卒于任上,终年六十七,时称“括苍先生”。
政治生涯
早期任职与挫折:元丰年间任国子直讲,被虞蕃诬控而失官。哲宗即位后,官复原职为国子监丞,后迁太常博士。
绍圣年间晋升:绍圣初,召拜国子司业,兼侍讲,迁秘书少监、起居舍人,擢工部侍郎。但因御史中丞安惇论其直讲时事,被委以集贤殿修撰,知润州。
徽宗时期起伏:徽宗时任秘书监、给事中,因对哲宗丧服事持异议遭贬,出知南康军,改寿州。三年后复任修撰、知扬州,历兵、工二部侍郎,授宝文阁待制,知庐州。后又因谏官陈瓘抨击蔡京事牵累,落职和州,最终起任亳州,卒于任上。
学术成就
经学研究与著述颇丰:著作有《易讲义》《读解易义》《周易图》《春秋解》《论语解》《孟子解》等,对儒家经典进行解读与阐释,在经学领域有一定影响力。
助力变法的学术传播:师从王安石,王安石变法时,他积极参与,将王安石父子所撰的《字说》《洪范传》《论语·孟子义》等刊印传送,宣传变法维新,使得变法思想在学术层面得以传播与推广。
文学创作
有诗歌作品《送项道人还山》流传,通过描写项道人的法力及相关事迹,展现出奇幻色彩和对友人的情谊,用词精妙,营造出神秘氛围。
龚原赋
粤稽北宋,俊采星驰,龚原挺生,卓荦风姿。嘉祐登科,进士之荣,自此奋身,志展宏图。
其于学也,探微索隐,穷经皓首。承荆公之学脉,阐圣典之奥枢。著述累牍,《易》理精梳,《春秋》深悟,洙泗遗风,赖其传诸。解经之语,若烛照幽,启人心智,儒林仰瞩。
仕宦蹉跎,波折几重。初为直讲,杏坛育雏,奈遭诬构,困蹇蒙羞。幸逢哲庙,复职再酬,司业侍讲,恩遇渐稠。然世途舛,奸佞构仇,屡经迁谪,志未休囚。工部侍郎,才施未久,润州南康,辗转飘流。
观其政绩,亦有嘉谋。兴学崇教,庠序新修,士子向学,风化渐优。善理民政,解民之忧,劝农务本,仓廪盈收。惜乎时运,奸邪蔽眸,君恩难恃,壮志难酬。
龚原一生,德业双修。学林有范,宦海沉浮。虽遭困踬,节义长留。其名不朽,载于千秋。后世瞻望,敬意盈眸,叹其才俊,思绪悠悠。
顾问:龚家龙、龚巧玉、龚龙泉、龚俊龙、龚义龙
监制:中华龚氏宗亲联合会秘书处
编辑:龚维强
责编:龚春荣
总编:龚首灿
校对:龚桥学
复审:龚首灿
审签:龚建飞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